目前分類:critique (5)
- Nov 21 Sun 2010 02:45
六四纪录短片
- Jun 15 Mon 2009 08:14
台灣版「怪物」
其實近來社會發生多條經典新聞,驚悚至極。
- 桃園男子汪耀庭五日下午因欠債問題與母親發生口角,在挨了母親一巴掌後,竟徒手掐暈母親,再以電線勒頸直至氣絕;遠在大陸經商的父親,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請友人查看,才發現妻子氣絕身亡。案發後,凶嫌竟仍從容與女友遠赴屏東出遊,還盜刷生母信用卡購買相機拍照,冷血行徑令人髮指。
- 一位十九歲的少年刻意邀出從未見過面的網友,將她性侵、殺害,然後將遺體隨意丟在空巷中。
- 卅一歲的碩士余之斌,十日凌晨和陳姓女性友人相約到十七公里「海天一線」大草皮觀星談天,突遭五、六名騎機車疑似飆車族的不明男子用木棍圍毆,余被打成重傷送醫,數天後不治。
哲學家常辯論「純粹惡」的存在,何謂純粹惡?無目的而為之的惡行謂之純粹惡,乃是連上帝意旨都無法解釋的行為。或者在這角度也是一種人類自由意志的展現,純粹的展現,儘管是對整體社群有害的。
- May 25 Sun 2008 06:35
塗鴉
my comment:這絕非文化創意產業,因為你們文化創意人沒有這種創意。
- May 22 Thu 2008 22:35
大國崛起帶起華語風、中國夢?
偽中國風音樂何以在近年華語流行音樂市場取得票房常勝?明明披著西方流行音樂為主導架構的外衣,何以我們持續買帳?
這個買帳的內在邏輯,深深印刻在華人心理底層結構。
個人以為中國風之所以取得市場成功,很大原因在其喚起一種對文化中國的想像,這也包含許多出身於外國的華語歌手如陶喆、王力宏對文化中國的歌頌、尋根,畢竟全球化泯滅文化差異性力量下,一再地刺激創作者的身份焦慮,石文是以心理分析理論闡明這個創作邏輯(社會性層面)。然而對照到近日的地震災變,個人以為可以注意到中國這個滿身劃著創痕的主體,除了呼召民族主義的賑災合唱外,是否開始陳述其他內容的行動?還是持續以大國崛起作為治療一切創痛的萬靈丹?
- May 20 Tue 2008 08:27
不過只是proposal罷了
讀了去年的論文提案。
讀來並不愉快(誰寫論文要給你愉快?),不,我是指普遍問問題的方式讀來不讓人驚喜。
這樣的問題:「XX主義真的是不可以被挑戰的嗎?」、「XX主義對我們真的好嗎?」
我的OS:這樣去問問題是個自問自答的問題,你得到的,你的結論,略不脫「視情況而定」「權衡現實」。答案已在你的問題中。(規範性問題)又何必問?
讀者如我,假設作者你的問題意識是原出自某種反思(你沒誆我),而且假設探討同一個實體,不是風馬牛不相干,那麼我建議你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