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去東區找某人,是故再度行走某幾條巷弄。
我以為東區這幾條極度繁華的巷弄是全然不適宜行走者的,我指的是SOGO、微風附近的區塊,即便你以體驗資本主義商品展示的邏輯進行亦然。我們知道早於東區為百貨業進駐前這塊地區原為眷村和國民住宅之混和,巷弄的寬度清楚表明這是住宅區的尺度,與主要道路的銜接也不具吞吐大量外來者的設計,如廣場。商業區必備的置車空間更是付之闕如,目前外來車輛嚴重侵奪當地住戶的使用,體現在有限的駐車空間的據地為王宣告。社區應有的閒走受外來車輛干擾幾乎化為烏有,零星殘餘於夜半時分。當然住商混和現象是台北規劃上的先天之疾,治理手段在最有才幹的市長也只能做補救性的措施而已。
巷弄失去人行權,有限的寬度,湧入的車輛壓迫下,行人連作配角也很掙扎。
商家像是從外地空降的入侵者,虛假的美國西岸風格,披著所謂風格小店的外殼,密集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其中商品荒唐的利潤率一旦揭露出來,任何人都不能不吃驚及反感。我指的是巷弄裡的「潮流小店」。這絕不能以風格合理化。
一再想起的是這句話:「Novelty is the same.」
作為喜歡逛街的我對這樣的地方也是不能接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